春雷
十架七言釋經講道 (作者-張麟至牧師)
在教會界有這麼一句話說﹐「傳道人鑄造教會。」不過﹐我覺得反過來說可能更真確。沒有美門教會的會眾﹐我不覺得我講得出這些道來﹔我深信聖靈是要講給他們聽﹐不過透過我講而已。「十架七言」這一系列的講道﹐是我在美門華人基督教會(MCCC, 美國紐澤西州)牧會時﹐從2000年到2009年陸續講的。有五篇是在復活節講的﹐第三言是在2003年母親節講﹐而第四言則是為了2002年十二月一日的擘餅主日講的。2014年到馬利蘭聖經教會(CBCM, 美國馬里蘭州)﹐我也在福音班上陸續傳講過。
我十分懷念沈保羅牧師。記得1985年初夏才讀完西敏士神學院宗教文學碩士時﹐在牧會上卻大受挫折﹐因為真不知道該怎樣講道﹐用靈糧來供應神的兒女。就在這時﹐沈牧師到美國東岸的基督使者協會開講道研習會。在那一週他基本上是勉勵我們深入讀經﹐並指引我們這些年輕傳道人從福音書講起。從那時起許多年﹐我經常在福音書裏找經文做釋經講道﹐如耶穌的三十五個神蹟﹑復活後的四十日(十二次顯現)﹑耶穌的三十個比喻﹑基督的關鍵時機﹑馬可福音中的神蹟系列﹑約翰福音中的七個神蹟等等。當然其中最吸引傳道人的就是傳講十架七言。
我開始嘗試講十架七言﹐是受到了克魯馬赫(F. W. Krummacher, 1796~1868)的影響。當時我讀到了他的講道集名著﹕受難的救主(The Suffering Saviuor. 1854, ET: 1870)﹐一方面是震撼於基督釘十架大愛之深之烈﹐另一方面則是震撼於這位德國改革宗的講員﹐怎能將耶穌受難過程的每一小段﹐詮釋得這樣地透澈感人。恰巧那時福音派最新穎的聖道註釋系列(Word Biblical Commentaries)有關四福音的部份都陸續出版﹔這些書幫助我透過希臘文更深地去挖掘十架七言每一句短短的話裏之微言大義。
此外雷蒙.布朗(Raymond E. Brown, 1928~1998)的作品彌賽亞之死(The Death of the Messiah. 2 vols. Doubleday, 1994)﹐1,664頁的鉅作﹐必須一提。這位天主教方最著名的新約學者﹐將主受難過程裏的每一細節﹐真是抽絲剝繭﹐好將「耶穌基督釘十字架…活畫在你們眼前。」(加3.1)
承蒙李定武牧師的鼓勵﹐這七篇信息大多在更新傳道會的月刊上刊登過。今年的受難~復活節又快到了﹐茲將十架七言的信息整理出來﹐匯集成冊﹐供應給想讀的朋友們。
張麟至牧師 1/12/2018 Gaithersburg, Maryland, U.S.A.
下載(繁體) 下载(简体)
四十日
主復活後顯現釋經講道 (作者-張麟至牧師)
主復活後在地上又過了四十日才升天的。祂為什麼要多待四十天呢﹖有什麼深意呢﹖這是我在讀經時常問自己的問題。這一系列的講章在美東紐澤西州美門教會講過兩次(1998冬~1999春﹐更進一步在2009秋)﹔後在馬利蘭華人聖經教會蓋城堂也講過一遍(2015夏~2016冬)。
我們相信主在復活後的四十日以內﹐多多地用許多憑據﹐向門徒們顯現(徒1.3)﹐四卷福音書在末了不過記載其中的十次罷了﹔加上主升天﹐和主後來從天降到大馬士革的城門口﹑向保羅之顯現﹐新約一共記載有12次之多。在這四十日﹐第一位保惠師基督以復活的肉身﹐現身說法要來的﹑看不見的保惠師聖靈﹐要做的是什麼工作﹐以及祂要怎樣做。
清教徒神學家歐文(John Owen, 1616~1683)在他的聖靈論(Pneumatologia)裏﹐將聖靈的工作分成三方面﹕生命之靈﹑能力之靈與恩賜之靈的工作。 洛鐘師(Martyn Lloyd-Jones, 1899~ 1981﹐或譯為鍾馬田)多次表達他的看法﹐即今日的教會對於聖靈之為能力之靈的工作﹐疏忽了﹐而這一方面正是復活基督在那四十日裏﹐所要強調的保惠師的工作。
我在讀神學碩士及博士時﹐讀到不少清教徒的作品﹐看到他們對聖靈保惠師高昂的興趣﹐促發我對「四十日」多下工夫﹐好幫助我自己多明白保惠師工作的涵義是什麼。
張麟至牧師 2/6/2018 Gaithersburg, Maryland, U.S.A.
路德玫瑰的馨香
加拉太書釋經講道 (作者-張麟至牧師)
按理說﹐在改革宗神學院讀書的我﹐應該對馬丁.路德的興趣不會那麼大﹔雖然身為更正教基督徒的我們﹐對他都不會陌生﹐畢竟我們都是他的屬靈的後裔。真正產生興趣﹐是在1987年秋神學碩士資格考試時。因我要讀清教徒﹐所以宗教改革史是考試大項。在詳細深入預備時﹐才對路德的偉大﹐真有了認識。那時距離宗改五百週年還有30年﹐對於年輕人來說﹐還很久。
三十年大概就是一個傳道人一生事奉精華的時間﹐但是很快地就過去了。2017年宗改五百週年﹐也是我六十六歲退休的那年﹐我了了一椿心願﹕在三~四月帶了一群會友去德國和瑞士﹐親身到當年發生宗改諸大事件的景點﹐做了十三天的宗改之旅﹐感受十分震撼。
我雖然在神學院裏陸續讀到神學博士﹐但都偏在清教徒歷史神學﹐所以對兩千前後攪擾北美教會界的保羅新觀(New Perspec-tives on Paul)﹐幾乎不得聞知。2014年到了馬利蘭華人教會服事後﹐才知道這個爭議已經延燒到華人教會了。感謝麥種出版社在2013~2014年﹐連續三次登載卡森(D. A. Carson)教授的三篇專題講演。一群會友就用週三晚的神學課程﹐同來學習這三篇講演﹐獲益良多﹔也知道這場屬靈的戰爭已打擊到更正教的根基-因信稱義-了﹗沒想到退休以後一年半﹐又到亞特蘭大北堂(ACCCN)牧會﹔這裏有一群十分重視真道的會友﹐也一同研讀保羅新觀的講演。這些學習也激發我應好好傳講因信稱義之教義。
2017年九月我們夫婦又跑了另些宗改旅程。2019年九月﹐帶了二十多人做宗改自駕遊。兩年下來﹐覺得路德予我十分親切。
在路德宗改29年的歲月裏﹐六次出版他的加拉太書講道集。他格外重視這卷書﹐是因為其中的因信稱義信息正是宗改的核心。2020年起﹐我決定在教會裏傳講這卷書﹐(但有兩篇是2014年在馬利蘭教會[CBCM]講的﹔) 這樣﹐可以走進保羅的神學世界裏﹐探究這教義的來龍去脈。願主的靈與祂的道再次激勵我們認定因信稱義之真理﹐並實行它的涵意。
釋經講道共有二十篇。最後加上2017年底時﹐於幾處教會傳講宗改五百週年紀念之信息﹕十架神學的反思-五個唯獨的精神。在奧斯堡國會期間(1530)﹐選侯提議設計路德玫瑰﹐由路德訴說其意義﹐史賓格勒(Lazarus Spengler)完成美術設計。其上各種的顏色都有意義﹔不過﹐我們注意的是五瓣花所代表的﹐正是宗改五個唯獨的精神(細節看第21篇)。據此﹐本書取名叫﹕路德玫瑰的馨香。我們都應當像路德一樣﹐「在各處顯揚﹑那因認識基督而有的香氣。」(林後2.14)
張麟至牧師 2020/12/31 Suwanee, Georgia, U.S.A.
極大奧祕的新歌
以弗所書釋經講道 (作者-張麟至牧師)
以弗所書是我的最愛之一。感謝神﹐在2004/6/25~27﹐好友李紹沅牧師邀請我去費城三堂聯合退修會講道。我格外覺得高興﹐因為這教會(三一教會)名符其實﹐原來他們是由一個教會在20年間分為三個教會﹐而後在主的感動和帶領下﹐又合而為一。主愛闊長高深是他們合一的動力﹑也是見證。我當時就用以弗所書3.14-18共講了四篇信息﹐藉以勉勵他們同心建造教會。
2005/7/1-4我又受邀在大華府台福教會退修會中講道﹐主題是教會的合一與建造﹐我就用以弗所書4.1-16﹐共講了五篇信息。我在美門教會長時間的牧會裏﹐也曾用這卷書講過四篇主題性的講章(4.26-27, 5.25b, 26-27, 32)。這卷書的講道似乎就停在那裏了。
2022年我沒有想到我會有機會到洛麗華人基督教會(Cary, NC)﹐擔任代理主任牧師一年。面對他們切身的需要﹐我選擇講以弗所書倫理的部份(4.17-6.24)﹐再回頭從第一章講到第三章。這樣﹐整卷書都涵蓋住了。38篇信息裏有24篇是在洛麗華人基督教會講的。我謹將這本書獻給這個可愛的教會﹐但願神的道可以實現在他們中間。
張麟至牧師 2023/1/29. Cary, N. Carolina, U.S.A.
人生最美麗的一頁
彼得前書釋經講道 (作者-張麟至牧師)
這一系列的講道是我在美國紐澤西州美門教會(Monmouth Chinese Christian Church = MCCC)從2003/4/27起到2004/1/4﹐八個月內講的。不過其中有兩篇是早年在普林斯頓華人教會牧會時講的﹔最後一篇是2004/11/7講的。一共有31篇﹐近300頁。美中不足的是彼得前書2.18-21a這一段從前沒講﹐我最近將它補齊了﹐共有32篇。
我在2001年一月交了博士論文﹐算是鬆了一口氣。2003年時﹐常讀到中國大陸聖徒受苦的見證。大家應還記得﹐神州傳播協會製作的「十字架」一套四片的DVD﹐用訪談記錄1950年以來五十年大陸教會受苦及復興的實況﹐也是在當年年底發佈的。這些見證不但感人﹐也激勵海外的華人教會。在那樣的思緒下﹐我開始研讀彼得前書並傳講其信息。
講這些講章對我還有一個特別的意義﹐即經驗新約希臘文文法微言大意的威力。我在西敏士神學院讀MAR時(1983~1985)﹐即受到新約教授Dr. Moisés Silva的影響﹐陸續採購他大力推薦的WBC這一套嶄新的聖經註釋。(那時可真是窮啊﹗) 該系列下的彼得前書是由J. Ramsey Michaels寫作的(1988)﹐我早就收集了。在2003年這一年﹐這本註釋是我研讀十分深入的書﹐我在其中學習到許多希臘文文法的講究﹔這些講究就是最地道的聖靈恩膏之所在﹐我在講章的腳註裏都記錄下來了。常有人說要釋經講道﹐但若不深入原文﹐要怎樣把字裏行間裏的奧妙傳講出來呢﹖
書名是取自胡振慶牧師(1918~1995)的傳記沒藥山裏的一句話﹐是他在寧波為主受苦時說的﹕「對一個為耶穌受苦的基督徒來說﹐這是人生最美麗的一頁﹗」其美麗乃是有份於羔羊耶穌受苦時的美麗(彼前2.23)﹐這一幅畫是從以賽亞書53.7-9取出來的。
你羨慕人生有這樣的一頁嗎﹖我們的教會有這樣的一頁嗎﹖主的眾教會有這樣的一頁嗎﹖難怪主會興起苦難﹐叫我們不得不親近羔羊﹐學習這人生最美的一頁。這本書裏引用了不少這類的見證﹐願你羨慕﹐並且真實地走上去。
張麟至牧師﹐2016, Gaithersburg, Maryland
靈命塑造
約翰壹書釋經信息 (作者-張麟至牧師)
這個系列共有七個主題﹐每主題下有五篇信息﹐共有35篇信息。它們都是約翰壹書裏的釋經講道或講課﹐在不同的場合下講的﹕大多是主日學﹐也有主日講台或退修會。2001/9/30到2009/10/4﹐在美門教會(MCCC, NJ, USA)牧會期間陸續講的。整全講完全部35課只有一次﹐是2011/8/16~25在阿根廷首都的拉丁華人神學院(Buenos Aires, Argentina)講授的。
我在2001年一月交出了博士論文。十年磨一劍﹐真是如此﹔若將神學碩士算進去﹐還不止十年。從1986年秋再入西敏士神學院攻讀神學碩士起﹐我的興趣就專精在清教徒研究。十七世紀的清教徒們大多符合了梅晨博士(John Grasham Machen, 1881~1937)心目中所期望的改革宗傳道人的典型﹐即集學者~講員~牧者於一身。所以您可以想像﹐清教徒的作品大多是講道集﹐不是象牙塔裏的寫作﹐而是講台上的呼聲或叮嚀﹐字裏行間流露出豐厚的靈命。
有一個奇怪的現象﹕福音派的教會總是自覺枯乾貧乏﹐要乞靈於天主教的靈修文學﹐不論是歷史上的﹐還是當今的﹐好像自己屬靈的傳承是空洞的。我不否認天主教有其豐富的靈命遺產﹐別忘了﹐在屬靈的家譜上﹐我們抗議宗(更正教)還是從他們分離出來的﹐自然分享了不少他們的遺產。但是宗教改革本身同時秉承了文藝復興溯源(Ad fontes)的精神﹐只是改教家們的溯源不是在世俗的古希臘和拉丁文藝裏找靈感﹐而是回到舊約和新約原文裏找真理和生命-感謝神﹐他們找到了﹐並且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神學~靈修文學。一百年後的清教徒運動秉承著這個思維﹐繼續在主的話裏拓深教義和靈命。
在新約書信裏﹐約翰壹書格外是偏重靈命的。讓我們溯源去尋找靈命吧。這一系列的七個主題-在目錄頁已展示了-是約翰壹書裏各樣的主題。使徒約翰在書寫這卷書信時﹐已是暮年了﹐不知不覺地將他深湛的神學和靈命﹐都灌注到字裏行間。這七個主題的研讀﹐正嘗試著將經文中豐富的靈命吸吮出來﹐成為我們靈命的供應﹐進而塑造我們的品格。讓我們一同效法清教徒﹐到約翰壹書裏去溯源吧﹗
張麟至牧師 2020/10/6 Suwanee, Georgia, U.S.A.